玻尿酸、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的发展与机遇

发布日期:2021-05-07

摘要:今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了透明质酸钠(即透明质酸、玻尿酸)作为新食品原料,可添加于普通食品中。该政策的获批,掀起了以玻尿酸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新热潮

进入21世纪,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对营养科学的研究深入,各种生物活性物功能性成分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被进一步揭开,消费者出于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食品中的特定功能性追求越来越强烈。去年的疫情也进一步催化了这样的趋势。
 
不管是近兴起的玻尿酸食品,还是近年来市面上先后出现的一些主打体重管理、口服美容、益生菌、个性化营养、安神助眠的功能性食品,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食品消费品开始通过“功能性”角度进行产品和场景创新的思考。
 
那么在功能性食品领域,国内的企业产品力要如何升级?应用场景要如何创新?行业未来要走向哪里?
 

首届“功能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4月22日,首届“功能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就国内功能性食品行业营销新趋势、产品力创新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开拓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生物活性材料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发展的新思路。
 
功能性食品发展需求加大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据数据提供商Tastewise发布报告显示,目前,有1/3的消费者在寻找他们食物中的功能性益处。过去的一年里,寻找食品饮料中的有助身心健康功能的消费者增加了23%。Innova 2020年消费者调研显示,1/3的消费者表示,2020年他们对免疫健康的担忧相比2019年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加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大的功能性食品消费市场,2020年产值超过2700亿,产业近3年平均增速超过15%。据天猫新品创新中心2020年8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天猫功能性食品市场增速达40%,购买人数上涨50%,功能性食品未来几年内或能达到5000亿元的规模。
 
尽管展现出了很大的潜力,但对于中国创新型功能性食品市场来说,国内功能性食品存在着研究起步晚,且食品原料单一,工艺技术落后等问题,产品创新和运营上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今年1月7日,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了透明质酸钠(即透明质酸、玻尿酸)作为新食品原料,可添加于普通食品中。该政策的获批,掀起了以玻尿酸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新热潮。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陆文伟
 
一直以来,市场上对什么是功能性食品一直尚无准确定论。在4月22日的首届“功能性食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陆文伟教授表示,功能性食品其实就是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蛋白质、氨基酸、透明质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都是构建功能性食品中重要的物质基础。
 
虽然当下玻尿酸食品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国外,玻尿酸食品却已有长达3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就已出现了口服玻尿酸食品。截止到2020年,在日本功能性标示食品的受理产品中,玻尿酸是受欢迎的十大口服生物活性物成分之一。
 
数据显示,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功能性食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美国目前的功能性食品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欧洲的功能性食品也有2000多种,销售额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美国功能性食品市场,产品渗透率超过75%为参照,中国目前的功能性食品市场渗透率只有10%,拥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但遗憾的是,过去由于国内政策的限制,玻尿酸食品原料被源源不断地出口海外,被国外企业生产加工成为终端食品,再以翻了好几十倍的价格卖给中国消费者,致使巨额的市场收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白白的拱手于人,比如起到润滑骨关节,益于骨骼健康的美国Move Free益节维骨力为海淘热门产品,其主要成分就是玻尿酸,该产品在京东上销量很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
 
而对于批准像玻尿酸这样的生物活性物入食功能性食品对产业升级所带来的深远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教授表示,对于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已经成为助推中国食品产业升级的关键武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对于生物活性物的研究需要抓紧落实解决,这既是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也是保证国人的健康。
 
 
进入十四五以来, 实施“健康中国”再度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既是国事,也是家事,推动健康饮食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而在这个趋势当中,功能性食品被业内视为未来食品行业升级的主角。陈卫院士提到,人类在饮食上经历了从食物到食品再到功能性食品的演变,对饮食的需求也从提供能量到安全保证再到营养健康的逐层递升。在陈卫院士看来,功能性食品,不仅包括古代常说的“药食同源”药食兼用的食物,比如陈皮、茯苓、夏枯草等,还包括像透明质酸这样的新食品原料,这是未来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功能除了能量和营养补给之外新的健康诉求发力点。
 
目前,除了透明质酸之外,市场上已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添加到食品中,如益生菌、γ-氨基丁酸(俗称GABA),银耳多糖等。据了解,国内的企业中,蒙牛、六个核桃以及wonderlab等知名企业都在相应的产品中添加了GABA,以帮助消费者通过食品的特定功效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而这样具备特定功能的产品例子在国外更是比比皆是。如澳洲Swisse的胶原蛋白饮品、日本POLA的美白丸等都是广受消费者们喜爱和欢迎的国外品牌产品。
 
如今随着玻尿酸获批入食,更多生物活性物也将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膳食图谱,但作为食品产业优化升级的初级阶段,关于食品原料的规范性,如何保证食品原料的安全有效性,也是业内亟待解决关心的问题。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主任助理、教授级高工刘明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主任助理、教授级高工刘明表示,国务院在2016年就印发推动我国消费品质量提升的规划,提到特别加强新型生物发酵产品标准的研究力度,打造中国品牌,让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标准和国际接轨,在供给侧进行改革提升。目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已经在推动行业规范标准的建立,以此来保障以玻尿酸为代表的生物活性物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安全有效应用。这一规范的梳理建立,既是行业升级的福音,也是对消费者将不断获得更加健康饮食产品的福音。
 
 
声明:本页面摘取的书籍及文献内容均为营养科普知识,仅供消费者参考学习,相关内容不代表产品功效,请消费者们理性对待。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发现侵权请立即联系管理员删除!